在部分华团、非政府组织、时评作家、前报人、阅听人等一齐声讨张晓卿以不光彩的台底交易手法购得南洋报业进而垄断本地中文报业之际,平面媒体以及网络论坛也 开始出现另一把来自本地中文报业从业员的声音。这些新闻从业员并没有效法星洲媒体高层为张晓卿涂脂抹粉、文过饰非的论调,反而是在批评张晓卿的野心之余,要求反媒体垄断人士注意,他们声讨张晓卿和星洲媒体偏颇编采方针的舆论已经波及无辜的新闻工作者,甚至陷他们于不义的两难窘境。
高层把张晓卿与中文报业捆绑一起

我恳请所有对反对媒体垄断运动有所不满的新闻工作者,不妨翻查所有鞭挞媒体垄断的评论文章,看看牵连无辜新闻工作者的论点是对来自《星洲日报》沟通平台的读者投书和部分报界前辈们自说自话的指责别人损害到他们饭碗生计的文章,还是真的来自号召反对张晓卿垄断中文报业的大专青年和时评圈人士?
批判者从没无的放矢无故刁难
我觉得此次的反对媒体垄断运动除了揭露了许多报业垄断对报贩、读者、广告刊户、报业工作者、新闻自由大环境的负面影响外,其实也在试探和考验着本地新闻从业员对待和处理涉及我国媒体业界生态之公共舆论的专业态度。
习惯赞美,排斥批判?
然而,他们忘了不论是媒体,还是政治人物,他们都涉及公共领域事业,甚至有些媒体从业员还是被报社通过种种宣传手法吹捧为报界明星的公众人物;所有涉及公共领域的事业、个人、组织、企业都必须受到公众的检视。公众在检视一项攸关己身权益的公共领域事务后,他们所发表的回馈可能是理性、可能缺乏理性,也可能理性但语气不为被批评者所喜。然而,除非退出相关涉及公共领域的事业或职场,否则政客和媒体人都必须坦然面对公众的回馈,并作尝试出改善。
当然,针对来自读者、公众以及其他各界人士对本地新闻业 界乃至编采文化的回馈、批评和建言,新闻从业员不一定要全盘接受,甚至可以否决,因为新闻从业员和所有公民一样皆享有公民自主、自决的权利,不过作为投身架设公共舆论平台、营造对等舆论视角之新闻行业的媒体从业员,他们有着更高的道德义务来树立“尊重他人置喙的权利,和坦然面对公共舆论”的价值标杆。
施加舆论压力者也需被同样监督
我们必须体认,这是民主国家,在民主国家的公民社会里,人人皆有权利对攸关己身权益的课题提出回馈、批评和建言。在民主社会的体制之下,在资本主义的市场 里,提出置喙者不一定要是政治体制的局内人或相关行业的工作者,今天也不只是局内人才能贡献心力和建言来改变本国高度扭曲的政治体制和媒体环境。
我谨以阅听人的位置来表达对本地中文报业遭到张晓卿垄断后所带来的种种扭曲编采作业的关注,愿张氏旗下企业的媒体从业员不会因噎废食,因人废言。
Category: 媒体(Media)
编按:为揭露官商垄断媒体之恶果,维护媒体独立撰稿人联盟(WAMI)邀请老中青三代评论人撰写系列文章。本系列文章同步刊登于《当今大马》、《独立新闻在线》、《黄丝带》、《东方日报》及各大中文网站论坛。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