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Code

马大华文学会历史 ------ 小组与小组组长二三事

自1986年12月24日复办以来,马大华文学会主要经历了两次思想(conceptual change)与结构(structural change)上的改变。第一次改变发生在第五届执委会;另一次改变则是由第十届执委会所推行。

第五届学会执委会把学会属下的单位由“股”改变成“组”。与此同时,该届学会主席吴学勤,也提出了学会的存在价值“通过华族文化精华,改善社会”,并用文字作出了具体的诠释。在第五届执委会之前,学会除了拥有“例行”的三大宗旨和五大目标外,并没有具体的学会思想,而此前学会的活动形式也较偏向于联谊性质。由吴学勤所提出的学会存在价值,可被视为学会领导层第一次尝试通过明文,为学会厘清并制定思想价值上的定位。不过,这一次学会思想的草拟,主要是由吴学勤个人所进行的。

第十届学会执委会对学会思想与学会组织架构所做出的改变,主要是为了回应当时社会的思潮,以及大专院校贫瘠的活动氛围。当时,大马华文舆论界的“民主”与“人权”呼声日益高涨,而理大华文学会更是华裔大专学生团体当中最落力推广社会觉醒意识的领军代表,拥有非常鲜明的风格,并且受到知识界的高度评价。理大华文学会的积极进取,再加上来自校园内外的的批评与期许,迫使使第十届执委会不得不对学会的思想以及学会的定位作出更彻底的反思和调整,以便维持学会的思想高度,并且把学会与当时国内仅有的另外两个大专华文学会(理大华文学会与拉曼学院华文学会)区分开来。

第十届执委会成员在期末考后的两个月长假里,毅然牺牲回返家乡的时间,留在校园内讨论与草拟一套更具实践基础的学会思想(以往的学会思想被认为太过概念性,而字眼上的可供诠释的空间也很大,不够直接和明确,不具针对性,所以实践性不高)。与上一次学会思想经历改变不同的是,这一次学会思想的修订是集体执委的努力(上一次学会存在价值的草拟,主要是第五届学会主席个人的努力),而执委会针对学会思想重新诠释的含盖面也比较广。经过调整后的学会思想,其着重点不再是纯粹概念的陈述,而在于具体的实践。

为了加强执委会与各小组之间的联系、增进会员的向心力,并加强学会的一体性,第十届执委会也规定第十一届学会各小组组长为当然执委,并废除学院代表。此外,学会也成立纪律委员会来监督学会的整体运作。组织秘书一职被废除,改以副总秘书来取代。为了应对大学三年制的实行(大学四年课程缩短为三年,学年制改为学期制),第十届执委会也建议下一届执委会提早于隔年一月份卸任,以便接下来每一届于一月份上任的新执委,可以利用3月份至6月份的学期长假来进行培训、自我装备,以及详细规划学会全年活动大蓝图。 Category: 马大华文学会(PBCUM)

Post a Comment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