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然而,政党政治作为现代民主制度的主要构成部分,很大层度上是取决于政党作为开拓、维续和抢攻选票的组织动员能力;而不一定是单纯的基于民主理论下各政党相互制衡、监督的理想议会民主操作模式。
政党政治不再促进国家有效治理
越来越多当代各国的发展史显示,在促进和维续国家的有效治理上,政党政治已经日渐失灵了。
在20世纪上半叶,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以及第三世界国家对抗殖民地宗祖国的独立浪潮阶段,各国政党主要依靠民族主义(Nationalism)来凝聚政治支持力量。
二战过后,世界陷入由美、苏统领的冷战格局,各国政党纷纷沿用资本主义(Capitalism)或共产主义(Communism),来进行壁垒分明的对决,继而以非此既彼的方式来凝聚政治资本。这期间,宗教复兴主义(Religious Revivalism)偶有兴起,不过只局限在在局部地区。
90年代初期,共产国家的政权相继倒台后,提倡自由主义、资本主义的政党一时失去了强大政党敌手。各国尝试回复从前经典的左右派政党政治对决。然而,不管是左派还是右派,各自上台执政后,自90年代到现在,既搞了中间偏左又搞起了中间偏右路线,结果民众发现上台执政的政党都是不折不扣恋栈权位和利益的的机会主义者。
例如由英国现任首相布莱尔统领的左派政党工党,便是打着中间偏左的路线来赢得大多数选民的青睐,然而在赢得执政权后,工党却搞起了比右派保守党还要前卫的精英主义和利惠财阀、剥削贫民、削减公共福利的右倾政策。此外,在许多欧洲国家,右派政党为了笼络中间选民,也开始把诸如环保、妇女权、劳工权益等富有左派福利制色彩的民生议题加入竞选和治国纲领,当然上台后,也是犯上了和左派一样只顾朋党利益,不理社会公益的毛病。
为何在上个世纪一战、二战、以及冷战时期,以强烈的政治意识形态来统领各国政治格局、引领人民走向的政党政治,会在近十多年来呈现如此不堪的颓势?
事实上,政治作为治理众人之事,其所涵盖的层面非常的广泛,所涉及的枝节更是错综复杂。人类社会本来就是由不同本位的个人与群体所组成的。怀抱共同政治意识形态的人们,未必在所有公共事务上都持有相同的观点;而拥有不同政治倾向的人,也未必会在所有公共事务上抱持不同的立场。随着全球化浪潮促成各国社会结构和民间思潮的日趋多元和复杂化后,各地人民所希冀的国家治理模式和官方政策制定方式,更是需要极大的弹性处理空间。
沿用旧式思维 树立共同敌人
然而,现今许多国家的政党政治运作模式,似乎仍未从最初发展阶段,仅仅倚靠凝聚高度同质性的群众,来壮大政治势力的操作模式中苏醒过来,仍旧惯于沿用区别他者、树立共同敌人,继以凸现己身之"正宗"的民粹操弄手段来竞逐民意,甚至是草拟治国政纲的旧式思维。

在意识到现代政党大都拥有进行短线政治操作,以及与商家财团进行私下授受的通病后,越来越多各地的有识之士,尝试把人们对民主制度的认识,从政党惯用的纯粹选举导向的思维改正过来,希望人民理解:政治作为管理众人之事,并非单纯的票箱民主,而是所有公民皆有权利和义务对攸关己身权益的公共事务提出意见、进行辩论,继而形成舆论压力来鞭策国家领导人遵循民意和公益来治理国家的参与式民主。
政商交媾 扭曲民主政治原貌
在高度商业化和媒体化的现代社会里,商界与媒体业所奉行的营销思维,正在潜移默化的渗透至国家的各个领域以及社会的各种阶层。当政治人物和政党正无所不用其极的沿用商业世界最拿手的营销策略来进行"媒体治国"(这也许与"商而优则仕"的政商勾结文化有关),继而以文过饰非、扭曲真相、模糊价值,蒙骗群众的媒体假象来促成"纵使千万人埋怨,吾照旧年年当选"的政治功业时,所有有志于改善当下高度扭曲之政治结构的人士,皆有义务点醒众人对政党政治的迷信、揭露政党政治的局限、解构政党政治等同于民主政治之全部的迷失。
唯有当大多数公民体认到,选票不等同于民主的全部、国家应该由人民而非政党当家作主,继而积极投入参公共事务的讨论和公共决策的拟定时,人民才能营造一股强大的公民社会力量,让普罗百姓即使在非选举时刻,也能靠民间的监督制衡力量来促使政客和商家遵循公益和公义来管理、分配和应用国家公共资源。
Categoy: 政治(Politic)
此文刊载于12月25日与12月26日的《东方日报》“名家”版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