滞后跟风的时差红利
滞后的文化潮流跟风,其实未必是坏事。
第一,这让文化输出国得以重新行销那些在本国热潮已退、不再处于狂热阶段的文化产品,从而赚取外汇并巩固文化口碑。
第二,跟随潮流、引进舶来文化的国家,往往会依循文化原产国的供应链组建逻辑,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创造商机与就业机会。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马来西亚华社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至二〇〇〇年代初,引入港台,尤其是台湾式的“民歌餐厅”经营模式——由乐手与歌手驻唱、吸引听歌人流。这不仅带动了青少年与新兴中产阶级的消费风潮,也孕育了一代马来西亚中文创作人、音乐人、乐团与歌手,同时刺激了相关音响与乐器供应产业的成长。
“滞后跟风”这个看似略带贬义的行为,确确实实在通讯工艺还未完全普及的年代,为文化输出国和输入国带来了实际经济和文化价值的“时差红利”。曾经风行一时的马来西亚民歌餐厅,有力地展示了这种引进模式在构建本土文化生态和产业链方面的巨大推动作用。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