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Code

公益的确立,从选边表态开始

有朋友在《自由媒体》网络论坛给予反对媒体垄断运动回馈时,谈到了推动这项运动的朋友,即使在推广反垄断意识的论述上把话说得多愤慨,我们也必须明白媒体独立运作的的关键,才不会让议题的斗争方向失焦。

他指出读者的知情权、经营者的利润与发展空间、外围的影响因素(例如政党或社团的干预及新闻报道在法律上所允准的尺度)和新闻工作者的良知,四者不断合纵连横,此消彼长的关系,是影响媒体新闻编采自主权至关重要的关键因素。

可是他发觉,以上四种因素错综复杂的关系在当前反媒体垄断的论述中,无法获得明显的切割和厘清,结果在一般人看来,此次的反对媒体垄断议题更像是恩怨纠葛,令他大表感慨:“这又何必?”

我觉得这位网友对此次反对媒体垄断运动的一些误解,其实和大部分人的疑惑相似,所以,我认为我有必要在以下的段落引用他的一些说辞,并作出回应。

反垄断需尊重异见 开放话语权

事实上,我个人一直以为,在推动公共舆论、向当权者和利益集团施加舆论压力,以便促使利益集团从善如流;鞭策执政者依据民意分配和处理公共资源的社会动员过程中,不管是文化人、媒体人、评论人、社团领袖,还是政客,只要是公众人物,都必须受到大众同一标准的检视。当我们反对媒体垄断时,我们本身就不可以犯下“垄断话语权”的同性质错误;当我们批判星洲媒体封杀异己、掩盖异见的当儿,反垄断阵营的人士也不可以犯下容不下异议的偏颇。

我们都知道媒体既是商家牟取利润的商业机构,又是传播资讯、提供议论平台、塑造公共舆论、监督政府、反映时弊的社会公器。此外,媒体也脱离不了政治势力透过各种台底威吓和收编手段进行编务干预,更摆脱不掉政府透过媒体法律对新闻自由进行设限和钳制。因此,在寻求法律、公共舆论以及商家利润的平衡之出发点上,商家必定尝试往利润最大化的方向迈进,这是他的商业本位考虑使然;政府和政党倾向要求媒体对他们的所作作为报喜不报忧;而公民社会则倾向从社会公益的原则出发,呼唤媒体扮演制衡国家公权力和利益集团的第四权力。三方基本上是处于错综复杂的博弈状态。

在这三者错综复杂的关系上,该位网友所提出的疑问,“无奈的,没有太多文字上可以确定新闻报导的敏感底线去到哪里,法律上根本没有定义明确的厘清。政治人物很主动的掌握这些事情的准绳,试问合理又在哪里?”更是对我国政治主宰一切和定义一切的威权社会结构最大的控诉!

所以我们更必须防止让政治人物和商人凭自己的喜好诠释所有公共议题和设定底线。

相信大家都有共识,达至社会各本位群体之间的平衡的最佳方案就是诉诸法律和制度。我们不相信个人、不相信贤人,更不相信政客,我们只相信能在公权力之间、利益集团之间,还有个人与个人之间形成相互制衡监督的机制。

这也是为何我们一直向垄断85%以上本地中文报业市场的张晓卿伸出橄榄枝,要求他和我们站在同一阵线,利用他和星洲媒体集团巨大的社会影响力和舆论网络,一起向政府施压废除《印刷与出版法令》的原因。

在我国,《印刷与出版法令》成为了限制新的媒体业者进入报业市场的入门障碍。过往的经验显示,没有执政党背景的商家想要获取报纸出版准政的几率几乎趋近于零。所以,一旦我们成功促成政府废除《印刷与出版法令》,其他商家就可以自由进入市场办报,张晓卿也就不算垄断本地中文报业了。

但是,我们不能对大家共有的相同立场抱持盲目乐观的态度,以致忽略了历史一再向世人昭示的教训:所有国家恶法的废除,都是需要经过公民社会不离不弃的长时间努力,方有告别舞台的一天。明乎此,我们就必须体认到,在这天到来之前,中文报读者群和公民社会不能坐以待毙,就像国外的环保集团、人权团体从来没有等待政府和政党在赢得大选过后才良心发现,而是积极通过舆论压力促使商家和政治派阀遵循公益和公义来行事。

公共舆论:民间自我救援的中坚力量

当法律失范、制度失序时,公共舆论就是民间自我救援、互助和推动社会转型的中坚力量,尤其是在官商勾结,互相输送利益,以利换义的时代。所以,即使美国政府在怎么纵容Nike鞋厂设立剥削发展国家劳工和童工的血汗工厂;美国政府再怎么袒护石油公司的利益,美国公民社会仍然透过公共舆论,制止了许多官商勾结侵占公共资源、典当社会公益的勾当。

另外,虽然我们也和许多朋友一样相信,许许多多的新闻工作者仍怀有良知,谨守翔实报导和编辑新闻的职责。但是单凭这样一厢情愿的想象是危险的。我们必须营造一个人人敢出来“不断以身试法”(网友所言)的大环境,而不是在网络论坛或咖啡店里指点江山就算,然后一切没有改变,说着“我们无须知道‘某些人’在哪里?可以做什么?我们知道大家都在尽力的做”的轻松话。

今天,就是因为太多人在观念上抱持着、在嘴巴上叼着“我们需要的是做对事,并且在有效的时候开始做,坚持立场的做”的纯粹想法,然后回到家上上网打打字,下网看看报纸指指点点,过后睡觉,第二天起来上班,在公司和回家后又重复上上网写写,下网看看报纸指指点点,结果制衡政治霸权和无良商家谋私的制度始终没有建立起来。

集结民意 打破白色恐怖噤声文化

在民主国家,要建立符合公民社会精神的法治制度,就必须从集结民意向政府施加压力、反映民情开始。在集结民意的过程,我们需要有意见领袖(opinion leader)敢于站出来表态,打破白色恐怖的噤声文化,唤起更多有识之士出来参加拟定公共政策的辩论。公益、公义的伸张以及完善制度的确立,从人民听取各方充分的辩论(这需要极大的新闻自由、充裕的媒体编采自主空间以及媒体从业员不徇私、不偏颇的专业态度)作出判断后的选边表态开始。而不是说些不痛不痒的分析,你睬大家都傻,大家睬你都傻。

后记:



今天,就是有因为有太多支持正义的人没有站出来公开表态支持正义,谴责堕落、荒淫和不义,结果让有心人士得以肆无忌惮的骑劫民意,甚至把沉默的一群标榜为与他们站在同一阵线、默许他们横行的大多数!

Categoy: 政治(Politic)

此文刊载于11月27日的《东方日报》“名家”版
http://www.orientaldaily.com.my/detail6.asp?alp=-88988916

Post a Comment

0 Comments